在很多人的印象中,碧海蓝天的一号公路差不多就是加利福尼亚的代名词。
殊不知从海岸线往里走不了几里地就会画风一变成了下面这个样子:
甚至可以是这样一幅景致:
>>> 推荐阅读 <<<
其实除了沿海地区的地中海气候,以及山区的山地气候以外,加州内陆南边的很大一部分区域都属于亚热带沙漠性气候,各种戈壁滩、大沙漠只能说是见怪不怪了。
(图片来自 sfsu.edu)
记得小猴第一次从洛杉矶去赌城拉斯维加斯,一出城立马被满眼飞沙走石的景象吓傻,恍惚间觉得之前天使之城里的绿树红花莫非都是海市蜃楼?看着窗外的一片土黄,不由自主的昏迷了一路。
小伙伴们是不是也有同样的感受?其实也不尽然,在洛杉矶与拉斯维加斯之间的这片荒漠上,好好做做功课,还是能找出那么几个值得一停的景点,给四个小时的车程增添一点趣味。
从洛杉矶出发,先走10号州际公路(I-10),从安大略(Ontario, CA)附近转上15号州际公路(I-15),接着就是一路向着东北,直到开进金碧辉煌的不夜城。
15号公路上开过半程后,你会遇上一个叫作贝克(Baker, CA)的小镇。
(图片来自 Wikimedi a,作者 Bobak Ha’Eri)
看看上面的卫星地图就知道,小镇本身并不值得一提,荒漠中零星散布着几栋破房子,靠着州际高速赚几个赶路人的钱。不过小猴今天打算介绍的几个景点,都在贝克镇附近。

Zzyzx
我们要说的第一个“景点”就在贝克镇几里开外的地方。如果你曾经沿着15号州际公路向东北方行驶前往拉斯维加斯,在快到贝克镇的时候是不是有见过这么一个路牌?
(图片来自 Wikimedia ,作者 Christopher Mann McKay)
如果回答“有”,那你第一次见到时的心情是否跟小猴一样——路牌上的名字还可以拼错?
路名自然没有拼错,不然来来往往这些车辆,哪里轮得到你第一个发现?从高速上这个出口下去,沿 Zzyzx 路一直开差不多5英里,就到了 Zzyzx … 如此奇葩的地名,自然成了患有打卡综合症的小猴的必到之处。
其实 Zzyzx 以前不叫 Zzyzx ,而是叫作 Soda Springs(苏打泉)。哟吼~ 难不成这里还有一口自动冒苏打水的泉眼?当然没有那么神奇,不然早就被小猴搬上#神奇风景在哪里#系列了…
回归正题,说说 Zzyzx 该怎么念。你们是不是都把它念成 z – z – y – z – x 啦?那未免也太圡了,人家的正式发音为 /ˈzaɪzɪks/ 。话说 Zzyzx 一直以来都是国有土地,只是太过蛮荒,又地处偏远,所以无人关心。很多很多年以前的一天,终于有个叫作 Curtis Howe Springer 的江湖郎中看上了这块“破地”,向政府申请了开矿许可,并且给这里起了个古怪的名字—— Zzyzx ,这也成了英文词典里的最后一个单词。
Zzyzx 旁边是干涸的 Soda Lake
但 Springer 老兄似乎根本没有打什么挖矿的主意,而是在此建起了一座矿物温泉度假中心,顺便再卖些芹菜胡萝卜汁,号称包治百病。他的“坑蒙拐骗”与度假村生意一并越做越大的同时终于引起了政府的注意,因为没有开出矿却在国有土地上谋私而被起诉。政府胜诉后收回了 Zzyzx ,指派给加州州立大学(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)的沙漠研究中心(Desert Studies Center)用作科学研究,从此度假村被荒废。
(图片来自沙漠研究中心官网)
World’s Tallest Thermometer
从 Zzyzx 回到15号州际,没几分钟就是贝克镇了。就像前面说的,这个镇子实在是不太起眼,但镇上倒是有一样起眼的东西——世界最高的温度计!弹丸之地建起了如此之高的一根温度计,感觉镇上的居民想知道当下的温度,只需抬头朝这个方向望一眼就好了…
温度计高134英尺(41米),可显示的最高温度为 134°F(57°C),134这个数字来自于1913年在死亡谷(Death Valley)被记录到的这个星球上的最高温度。贝克镇虽然 PK 不过死亡谷,但没事到个 120°F 也根本不算什么事,这根大水泥柱估计就是小镇用来炫耀他们这引以为豪的温度的…
建造这个温度计的是贝克镇本地的一位商人。Willis Herron 于1991年的时候花了70万美元在他的“包子男孩”餐馆(Bun Boy Restaurant)旁建起了这跟柱子——有了这么一个打卡胜地,估计多揽了不少生意。可能是贝克镇风水太好,温度计造好没多久就被大风吹成了两段,只好又给灌上很多水泥来加固,修缮之后的温度计几经易手。
2012年的时候,当时的主人因为每月8000美元的电费和不景气的经济而关闭了温度计。好在两年之后,Herron 的家人买回了他们所建起的小镇标志物,并且让它重新显示起温度。
Mojave National Preserve
咱们今天要说的最后一个地方叫作莫哈维国家保护区——注意不要发作莫加维哦… 这个保护区紧靠着15号州际公路,先前提到的 Zzyzx 就在保护区范围内,贝克镇恰好是公园的一个入口。
这个公园一年四季看起来都差不多——黄黄绿绿的。荒漠里好歹还生着寸草,所以并不是只有黄色。春天里有那么一段时间,也能有几分姹紫嫣红,小猴当然没忘记把莫哈维保护区收录进我们的赏花地图里。
(图片来自 nps.gov)
如果你没能赶上大好春光,别着急,还有其他看点。从贝克镇沿 Kelbaker Rd 进入公园,很快就会在路北侧发现几座火山锥和一片火山岩床。
转上一条叫作 Alken Mine Rd 的土路,十几分钟后便到了熔岩通道(Lava Tube)。虽然熔岩通道并不是只此一家,但也还算稀有物种,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。顺着铁梯进入通道,探索一下地质活动的遗迹和光与影的艺术。
(图片来自 advpulse.com)
(图片来自 advpulse.com)
继续沿着 Kelbaker Rd 开便来到了公园的游客中心—— Kelso Depot 。美国国家公园大大小小的游客中心里,这一座绝对能称得上别具一格。它本身就被列入了国家史迹名录(National Register of Historic Places),并与紧邻着的鬼城 Kelso 一并被划入了美国历史区(United States Historic District)。
(图片来自 Wikimedia ,作者 Pretzelpaws)
原来 Kelso Depot 建成初期是一座集旅店、餐馆和花园于一体的火车驿站,这栋建筑属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教会复兴以及西班牙殖民地复兴风格(Mission Revival and Spanish Colonial Revival Style),是当时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为了与圣塔菲铁路(Santa Fe Railway)相抗衡而建造的现代化车站之一。
(图片来自 Wikimedia ,作者 Californiacondor)
20世纪中叶,随着蒸汽机车渐渐被需要很少人力的柴油火车头所取代,Kelso Depot 也走向没落。1985年时,联合太平洋铁路本打算将其拆除,所幸被国家土地管理局(Bureau of Land Management)救了下来。后来随着莫哈维国家保护区的成立,Kelso Depot 又被转手给了国家公园管理局(National Park Service),并于2005年的时候正式成为了公园的一个游客中心。
Kelso Depot 位于一个三岔路口,西面是来时的路,可以回到贝克镇,往北同样可以穿越公园回到前往赌城的州际公路,而向南沿 Kelbaker Rd 再开不远就到了公园里另一个著名景点大沙丘 Kelso Dunes 。
(图片来自 Wikimedia ,作者 AlphaOrionis42)
Kelso Dunes 占地45平方英里(120平方公里),最高的沙丘达到了650英尺(200米)高。虽然不像帝国沙丘那样可以开着 ATV 进去撒野,但沿着沙丘脊徒步勇攀高峰也必将是一种别样的体验。
(图片来自 Wikimedia ,作者 Binksternet)
徒步的时候请留心脚下,没准就让你遇上了一只莫哈维须趾蜥(Mojave Fringe-Toed Lizard)。这种蜥蜴几乎只生存于莫哈维沙漠中,它们还有一项特长——在沙子里“游泳”!
(图片来自 Wikimedia ,作者 Nick Luhrs)
往东绕些路,还能去到公园腹地的另一个游客中心 Hole-in-the-Wall Visitor Center 。游客中心得名于此地的一个景点——满是洞洞的墙(搞笑翻译请勿当真)!
(图片来自 nationalparksblog.com)
几百万年前的一次火山喷发带来了大量包裹着气泡的岩浆,随着岩浆的冷却以及气泡的溢出,墙上的洞洞就这么形成了。又经过了多少年的风风雨雨,洞洞越来越大,成就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这堵墙。
(图片来自 Flickr ,作者 crosby_cj)
莫哈维保护区不但值得打卡,更是国家公园护照持有者的盖章胜地。如果不满足于打开盖章,则可以腾出一天时间深度一游,甚至背上帐篷赏一赏沙漠繁星。



正在赶往赌城的你,
不如停下脚步,
寻找一下有意思的风景!
喜欢小猴的文章?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,打赏一杯咖啡咯~
点击跳转 >>> 问答相关阅读